地形测绘投影方式

我国在地形测绘中常用的投影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高斯克吕格投影

概念:高斯克吕格投影是由德国科学家高斯于19世纪20年代拟定,后经克吕格补充而形成的一种地图投影方式。它是一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简称高斯投影。

特点:高斯克吕格投影是横轴等角椭圆柱投影,其原理是假设用一空心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体上,使椭圆柱轴通过地心,椭圆柱面与椭圆体面某一经线相切;然后,用解析法使地球椭球体面上经纬网保持角度相等的关系,并投影到椭圆柱面上;最后,将椭圆柱面切开展成平面,就得到投影后的图形。

应用:我国1:50万和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统一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投影分带带宽为6°(一些比例尺较大的地图采用3°带)。每带的坐标原点为赤道与中央经线向西平移500km后所得纵向直线的交点。

墨卡托投影

概念:墨卡托投影是由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首次通过数学投影与赤道相切的垂直圆柱体创建的。它是一种等角横切圆柱投影,经纬线在地图上呈直线。

特点:墨卡托投影没有角度变形,由每一点向各方向的长度比相等,它的经纬线都是平行直线,且相交成直角,经线间隔相等,纬线间隔从标准纬线向两极逐渐增大。

应用:省区图多采用墨卡托投影。

兰伯特投影

概念:兰伯特投影是一种等角割圆锥投影,没有角度变形,两条标准纬线上没有任何变形,由于采用了分带投影,每带纬差较小,因此我国范围内的变形几乎相等。

特点:兰伯特投影适用于区域地图,如欧洲地图。

应用:1:100万的地形图多采用兰伯特投影。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