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近代景观设计的特点
欧洲近代景观设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从几何型向曲线型转变:
文艺复兴时期,园林设计从几何型向巴洛克艺术曲线型转变,追求主观、新奇和梦幻般的效果。
人本主义与生态环境协调:
近现代园林设计强调人本主义,注重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城市公园和国家公园成为重要载体。
自然与人的融合:
欧式园林景观设计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通过起伏开阔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和成片成丛自然生长的树木等要素构成新的园林风格。
自然主义与工艺美术运动:
19世纪下半叶,英国艺术家发起“工艺美术运动”,推崇自然主义,提倡简单朴实的艺术化手工产品,影响了许多景观设计师追求更简洁、浪漫、高雅的自然风格。
新艺术运动与几何图案: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引发现代主义浪潮,一些景观设计师采用几何图案和富有动感的曲线划分庭园空间,组合色彩和装饰细部。
现代主义与科学实践:
20世纪,景观设计师开始在小规模庭园中尝试新风格,通过直线、矩形和平坦地面强化透视效果,并将野兽派与立体主义绘画的图案、线型转换为景观构图元素。同时,较大尺度的景观规划设计更侧重科学的分析和实践。
本土特色与现代主义:
1930至194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在战争阴云下继续推广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主义,采取自然或有机形式,以简单、柔和的风格创造富有诗意的景观。
这些特点反映了欧洲近代景观设计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几何型园林,到近现代的人本主义与生态环境协调,再到现代主义与科学实践的转变过程,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不断深化和多样化的设计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