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的附录怎么写
论文目录的附录怎么写
撰写论文目录时,如果包含附录,应遵循以下步骤和格式要求:
目录结构
封面:
包括论文标题、作者、日期等基本信息。
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简要介绍论文内容,列出关键词。
目录:
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包括附录、参考文献等。
正文:
包含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研究结论等部分。
注释:
对文中特定内容进行解释或补充说明。
附录:
提供与正文相关的补充材料,如原始数据、详细统计表格、图表等。
参考文献:
列出文中引用的所有文献。
致谢 (可选):对参与研究或提供帮助的个人或机构表示感谢。 附录格式要求
编号与命名:
附录应依次编号为“附录A”、“附录B”等,单独编排页码。
内容组织:附录内容应与正文相关,不宜直接放入正文,如数据表格、图表、源代码等。
页码标注:在每一页的页脚标注“附录A-1”、“附录A-2”等,与正文页码格式一致。
排版:附录的排版应与正文保持一致,包括页眉、页脚、页码等。
注意事项
确保附录内容对理解论文主体有帮助,但不会影响正文的连贯性。
避免将应放在正文中的重要信息放在附录中。
控制附录篇幅,避免过长或过短,确保内容清晰、整洁。
语言规范,避免表达随意、结构松散。
示例目录结构
```
目录
1. 引言
2. 研究背景与意义
3. 文献综述
4. 研究方法
5. 数据分析
6. 研究结论
7. 附录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
请根据您的具体研究内容和学校或期刊的格式要求调整上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