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发展的文献综述
农业保险发展的文献综述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农业保险文献的综述,包括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农业保险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庹国柱教授(2003)认为农业保险比传统风险管理方式更科学有效,能增加农户收入,建议建立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吴扬(2005)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农户参与农业保险能实现增产增收。
农业保险拓宽农户资金来源
研究表明,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了额外的资金来源,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
农业保险保障宏观经济运行
农业保险有助于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宏观经济运行。
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正向作用不显著
有研究指出,尽管农业保险有诸多好处,但其对农业产出的正面影响并不总是显著。
国外研究现状
农业保险的性质
Roumasser(1978)等认为农业保险存在正外部性,是准公共物品,政府支持对其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农业保险的需求
Arrow(1963)等运用期望效用理论分析了保险需求,指出保险价格是影响消费者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
发展建议
提高参保积极性
乡镇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参保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需要提高农户对保险的认知和了解。
增加补贴力度
对于高缴费保险,增加政府补贴力度,鼓励农户购买。
提供多样化保险产品
为种植种类最多的农作物提供低缴费档次保险,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
加强宣传推广
加强对乡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的保险意识。
技术创新
数据降维和多核支持向量机
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数据降维,结合多核支持向量机进行农业保险需求预测,提高预测准确性。
历史和现状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前受社会和政治因素影响发展受限,1982年后相关研究重新引起关注。
结论
农业保险的研究表明,它对于促进农户增产增收和保障宏观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但实施过程中存在参保积极性不高、理赔定损难等问题。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农业保险的需求预测、影响因素及政策支持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