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餐饮规定
截至2024年,北京市的餐饮规定标准包括以下几项:
《餐饮服务单位餐饮服务场所布局设置规范》:
该规范提供了多种类型布局流程的模板,并对布局、设备设施的细节提出明确要求,例如库房设置挡鼠板的高度不应低于60厘米,外卖取餐区应与加工制作区分离并标识明显。
《餐饮服务单位餐饮用具使用管理规范》:
该规范涵盖了餐饮用具的进货查验、使用、清洁消毒、贮存以及维护与处置的全流程,确保餐饮用具的卫生和安全。
《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范》:
该规范对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工作服及配饰、口罩佩戴以及手部卫生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规定,特别是在专间和专区从事食品制作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严防污染。
《北京市餐饮反食品浪费行为规范》:
由北京市商务局指导北京烹饪协会研究制定,该规范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明示服务项目及其收费标准,不得设置最低消费额,不得诱导、误导或者迫使消费者超量点餐。同时,鼓励对实施“光盘行动”的消费者给予奖励或者优惠,并推广小分量、多规格餐品或者可选套餐。
《疫情期间餐饮服务单位经营服务指引3.0版》:
该指引在疫情期间发布,进一步明确了顾客就餐和餐厅服务细节,要求就餐人员不得面对面吃饭,餐桌间隔要在1米以上,固定桌椅要标识出非就餐座位。同时,要求餐饮服务单位要在店内外候餐区、取餐区、结账区划设“一米线”,严格控制排队就餐人流密度,提倡使用二维码扫码点餐、结账,并安排专门人员对就餐人员检测体温。
《北京市餐饮业就餐区和后厨环境卫生规范》:
这是全国范围内首个此类规范,适用于北京市餐饮企业,包括饭庄、酒家、酒楼、餐馆的就餐环境及后厨环境卫生相关标准及要求。规范对饭庄酒店的就餐区和后厨提出了具体、严格的要求,包括企业需制定相应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操作、应急预案等制度,确保消费者用餐安全。
这些规定和标准旨在提升餐饮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并推动餐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餐饮服务单位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以符合法规要求并提升顾客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