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测绘能力
我国测绘能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测绘基准体系的完善
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成185项国家计量基准和6.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逐步完善,测绘基准基础设施技术全面升级。随着全球数字化发展加快,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自然资源部不断加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和测绘行业管理改革,大力推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
卫星测绘技术的掌握
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成套卫星测绘技术的国家之一。资源三号星座的出现实现了从依赖国外卫星数据到自主卫星数据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在高精度测绘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资源三号03星的成功发射进一步丰富了卫星星座的能力。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和服务能力
仅自然资源部作为牵头主用户的国产在轨卫星就达到了25颗,实现了对全部陆地国土2米分辨率影像季度全覆盖。基础数据既全面又精准,测绘地理信息的获取和服务能力持续上升。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建设
从传统测绘技术体系到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再到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测绘生产力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一体系特征包括数据获取实时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数据管理智能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应用社会化。
测绘地理信息应用的广泛性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在西藏、广东等地的应用,如为旅游路线推荐、湿地环境模拟仿真、珍稀濒危鸟类智慧化监测等,显示出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和服务支撑能力的不断增强。
国际合作与成就
中尼首次联合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新高程8848.86米,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全面建成,向全社会提供厘米级实时导航定位服务,国产卫星遥感影像自主保障率达90%以上,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保持按年度动态更新,1∶1万陆地国土覆盖率达到65%,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达7524亿元。
综上所述,我国测绘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强大的数据获取、处理和服务能力,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